-
剪水鹱:潜艇制胜论的迷思
关键字: 核潜艇攻击型核潜艇【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剪水鹱】
出色的隐蔽性使得战略弹道导弹核潜艇成为最具生存能力的核武器平台。战术潜艇的天然隐蔽性也使其拥有极大的心理威慑力。但战术潜艇的实际军事价值绝非别有用心的军方人士,治学不严谨的所谓专家,以及不明就里的媒体宣传般地那么逆天。
优秀天然隐蔽性的另一面是悲催的态势感知与信息互联能力。潜艇声纳的工作环境确实优于水面战舰,但为了避免暴露,绝大多数情况下艇载声纳只能以被动模式运行。在主被动复合型低频拖曳声纳逐渐普及的今天,水下信息对抗的天平已开始摆回水面战舰一侧。
美国海军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水下航行及发射鱼雷想象图
潜艇的武器装载数量不被防空导弹稀释,但同时其防空自卫能力也无限趋近于零。大型驱逐舰能够信心十足地对抗小编队空袭,价值数十亿美元的顶级核潜艇遭遇航空反潜兵力时却只能抱头鼠窜。不时被热炒的潜射防空导弹实际上只不过是垂死挣扎的最后手段,往往配备于持续机动能力羸弱的常规潜艇之上。对于能够长时间高速水下航行的核潜艇来说,脚底抹油才是最佳战术选择。
地球核潜艇最速传说:前苏联阿尔法级,水下最高航速达43节
主流战术核潜艇的持续水下航速可达30节左右,但最大安静航速也即战术航速往往不到20节。为了最大限度降低暴露概率,在敌方立体反潜网络覆盖范围内活动时,战术核潜艇的典型航渡速度并不比常规动力水面战舰更快。
二战以来商用运输船舶的体积越来越大,航速持续提高。与主流商船的巡航速度相比,潜艇的战术航速始终处于劣势,能够发动鱼雷攻击的扇区宽度受到极大限制,追击目标更是无从谈起。由于速度低于潜在猎物,战术潜艇的鱼雷攻击扇区通常不超过目标前进轴线左右各30度的范围。大西洋之战中损失的绝大部分商船是航速不高于10节的蜗牛,巡航速度大于等于20节的快速运输船对潜艇攻击几乎完全免疫。
成本低廉是鼓吹非平衡舰队潜艇制胜者的重要论据。然而事实与臆想恰恰相反。与舰队航空兵-水面战舰-潜艇三位一体的平衡舰队相比,以潜艇为主要作战力量的非平衡远洋舰队更加昂贵。
部分冷战时建造的美军核潜艇在退役后被存放在布雷默顿等待拆卸
冷战时期苏联海军共建造常规动力潜艇430艘,比美国海军多409艘,各类核潜艇231艘,比美军多61艘。早期的常规潜艇固然相对而言价格低廉,但400余艘所需投入的资源也非同小可。核潜艇的成本更是随着艇载设备复杂性的增长而迅速蹿升。
冷战时期大批量建造的SSN-688洛杉矶级攻击型核潜艇,每千吨轻载水面排水量的平均造价达到3亿美元左右。冷战后批量生产的SSN-774弗吉尼亚级每千吨轻载水面排水量的平均造价约为5亿美元。相同时期内,正常尺寸的攻击型核潜艇与10万吨级大型核动力航空母舰的造价之比约为1:4。
常规潜艇也早已不再廉价。随着艇载系统复杂性大幅度提高,西方国家现代化常规潜艇的单位造价在上世纪80-90年代出现急剧跃升,目前已达到大约每千吨轻载水面排水量4亿美元。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王宇波
-
西方“言论自由”大旗,又倒一面 评论 45中国脱贫标准“低于全球标准”?全国政协回应 评论 140长沙警方还原货拉拉事件经过 评论 1346“球王”贝利接种中国疫苗:令人难忘的一天 评论 106缅甸警方释放511名抗议者 评论 185最新闻 Hot
-
“我们尝到了被中国主导的滋味”
-
为对抗中国,美国要借印度在亚洲搞“疫苗外交”
-
荷兰又有新冠检测站爆炸,警方称是蓄意袭击
-
华春莹:他们一次次推迟访问,因为不敢看
-
19年来首次!德舰也要来凑热闹
-
“中国疫苗风靡全球大部分地区”,美媒酸了
-
这次,BBC道歉了
-
“除中国之外的唯一”,土耳其这么解释
-
被问“美国是否应明确出手协防台湾?”他这么说
-
“中国忙着造专利、搞研发,美国却在混日子”
-
“美国深陷中东泥潭,中国会开心”
-
日学者:特朗普只谈钱,但拜登撮合日韩对抗中国却要“讲情怀”
-
钓鱼岛问题美方“嘴瓢”改口后,日防相:我懂的
-
美贸易报告:将用“所有可用工具”应对中国
-
“懂小姐”有了新工作
-
“特斯拉来印度吧,我们比中国便宜”
-